有些認識我的朋友,
會聽說我這個人會拉小提琴,
 
 
但更認識我的人則會了解,
我的小提琴功力
並沒有到所謂演奏的水準,
只有閒時玩玩的效益。
 
 
我太太在這方面就不同了!
她是個音樂高手,開過的演奏會並不算少。
 
她,也是少數聽我拉完小提琴後會給予稱讚的人。
有時我在家沒事拉拉琴以自娛,偶爾拉完一首曲子後,
她會跑進來書房來對我說:「哇,拉得好好聽喔。」
還真讓我聽得既開懷又靦腆。
 
平心而論,施以諾這個人值得被誇讚的地方不是沒有,
我二十一歲就開始寫書,二十六歲就回大學教書,
這些算是我較常受到眾人誇讚的地方,
但我值得誇讚的地方肯定不應該包括拉小提琴這一項,
我也向來自認自己的琴藝只有自娛的水準。
 
何以我的琴聲能讓一個音樂準博士願意開口讚美?
沒有別的原因,因為「善意」,
當我們懷著善意去聽一個人的琴聲時,
牛不理的琴聲也許都能成為天籟。因此我常自嘲:
人人講情人眼裡出西施,在我家,卻是情人眼裡出巴哈。

說到「善意」,它卻也是這個世代所最缺乏的。

君不見有的政治人物、官員,在電視上無論講什麼話,或去到什麼地方,
其言行都會被部份的人給往負面去解讀;
但同一個人,其一言一行卻又能讓另一群人願意給予機會,
願意朝正面去解讀,為什麼?
因為「善意」,人總是會用善意的角度去看待自己所支持的公眾人物,
自然也就覺得他較可愛。
 
把範圍縮小到職場上亦是如此,有的人總喜歡用負面的角度去解讀他人,
不但壞了人際關係,且若映入眼簾的盡是壞人,
這種心態也將連帶使自己活得很辛苦。

我常想:如果每個人都能先學習用「善意」的角度去看一個人,
去欣賞一個人的優點,去體恤、省思一個人其言行背後的動機,
那麼這個世界應該會多出不少的驚喜與感動。

善意,是種很奇妙的轉化劑,
它不但可以讓情人眼裡動不動就蹦出個西施、巴哈之類的,
更可以讓我們所接觸到的人,所生活的環境,
個個變得更可愛,處處變得更溫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nkouchur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